中宵抱衾立,呼烛久方至。
意思:半夜抱着被子站,把蜡烛很久才到。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八月十七日夜省直纪事呈同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大雨的夜晚,诗人无法入睡,思考着百姓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愧疚之情。
首段描绘了夜晚大雨的情景,以“九河翻层空”形容雨势之大,以“涂塈坠”形容雨打屋檐的声音,生动逼真。诗人因雨势之大而心生恐惧,无法入睡,抱衾而立,呼烛久方至。这一段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惊恐和不安。
其次,诗人描述了自己无法入睡,只好转移到西偏的房间,但飞蚊叮咬,使他不得不用被子蒙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漏雨愈加严重,枕褥也被沾湿。诗人心情沉重,忧虑不已。
最后,诗人想到了百姓的生活,他们靠技艺糊口,但已经连旬没有收入,妻儿憔悴。家中缺乏钱财、粮食和柴木,衣不蔽体,只能搏手坐相视。诗人感到自己比百姓幸福多了,因此心生愧疚。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通过大雨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