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刘君俞城西寺避暑》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意思:所以懂得阴阳之气,盛极高温正在改变。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同刘君俞城西寺避暑》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经历酷暑时的感受和体验。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联“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描绘了季节更替、寒暑交替的景象,暗示了生活的变化和挑战。接下来的诗句“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看法,即阴阳之气在盛极时必然会有变化,就像暑热到了极致就会变凉一样。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描述了七月的酷暑,人们因为炎热而感到虚弱和流汗。这种描绘生动地展示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下的真实感受。 “安得甘露浆,凿顶沃清灌”,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甘露的渴望,希望得到一种能够解暑的饮品。这种渴望反映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下的真实需求。 诗中还描绘了寺庙的景象,如“招提占浮图,岿壮压西甸”、“几有篮舆兴,客来发我愿”,这些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寺庙的向往和期待。寺庙的环境清凉、安静,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作者在寺庙中的生活体验,如“童儿青芒屩,洁洒花雨散”、“张置相对卧,境闲心不乱”、“有时闻妙香,忽来传静饭”、“饱起摩腹行,看尽长廊遍”、“却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这些描述展示了作者在寺庙中的悠闲生活和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在炎热天气下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平静。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节欲春秋交,寒暑争愈悍。
故知阴阳气,盛极暑方变。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炉,造物虐相玩。
早衰虚实反,举动多颠眩。
安得甘露浆,凿顶沃清灌。
招提占浮图,岿壮压西甸。
烈风无时休,寂阴却炎暵。
几有篮舆兴,客来发我愿。
共游不暇徐,到寺日未旦。
童儿青芒屩,洁洒花雨散。
斌駮溪石枕,凝滑水纹簟。
张置相对卧,境闲心不乱。
有时闻妙香,忽来传静饭。
饱起摩腹行,看尽长廊遍。
却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

关键词解释

  • 故知

    读音:gù zhī

    繁体字:故知

    英语:old friend

    意思:故交;旧友。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
    唐·白居

  • 阴阳

    读音:yīn yáng

    繁体字:陰陽

    英语:male and female principle

    意思:(阴阳,阴阳)

    1.指山丘的北面和南面。
    《诗大雅公刘》:“相其

  • 气盛

    读音:qì shèng

    繁体字:氣盛

    意思:(气盛,气盛)

    1.气势盛大。
    晋·张协《七命》:“气盛怒发,星飞电骇。志凌九州,势越四海。”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