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意思:孔明多故事,王安石最终崇班。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

全文赏析

闻上加承字,尊故相也。【鹤注】琯卒于广德元年,权窿阆州。二年春,公有诗别其墓。今云“孤魂久客间”,则此诗作于永泰元年,是时公在云安,故云“远闻”,又云“风尘终不解”,其年吐蕃、回纥寇边也。

  远闻房太尉①,归葬陆浑山②。一德兴王后③,孤魂久客间④。孔明多故事⑤,安石竟崇班⑥。他日嘉陵泪,仍沾楚水还⑦。

  (首章,哀思故相,欲候哭于夔江也。一德而多故事,言生前相业。孤魂而竟崇班,言殁后赠典。嘉陵泪,初哭于阆州。楚水还,再逢于夔州。【黄生注】孔明、安石,皆身历两朝者,比房相独切。公田园在东都,常有归志,今哭公于此地,空有泪逐榇还而已。还字,仍挽归葬。)

  ①赵曰:旧本作太守,非。善本作太尉,盖琯适汉州刺史,召拜刑部尚书,道病卒,赠太尉,不应呼之为太守也。②宋之问诗:“归葬出三条。”《唐书》:琯,河南人,宰相房融之子,少好学,与东平吕向借隐陆浑山十年。郑曰:《十道志》:陆浑山在洛阳。诛曰:昔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者,言此地当夷,后为陆浑之戎所有,山因而得名。③【钱笺】房琯建分镇之议,定兴复之功,故以一德兴王许之。司空图《房太尉汉中》诗云:“物望倾心久,凶渠破胆频。”注谓禄山初见分镇诏书,叹曰:“我不得天下矣,非琯无能画此计者。”《书》:“咸有一德。”宋之问诗:“业重兴王际。”④孔融诗,“孤魂游穷暮。”《后汉书》:温序为隗嚣所杀,丧到洛阳,赐城旁地为冢,长子寿梦序曰:“久客恩乡里。”寿即上书,请骸骨归葬。⑤《蜀志》:陈寿与荀最等,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二十四篇以进。⑥《谢安传》:安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赠太傅,溢曰文靖。及葬,加殊礼,依大司马桓温故事。《王献之传》:谢安薨,赠礼有异同之议,献之与徐逸共明安之忠勋,遂加殊礼。⑦鹤曰:嘉陵江,在果州。果与梓、间为邻。楚水,夔已下之江也。江淹赋:“楚水而吴江。”

  其二

  丹施飞飞日①,初传发问州②。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剑动亲身匣,书归故国楼③。尽哀知有处④,为客恐长休。

  (次章,伤心归榇,欲终哭于东都也。间州起殡,应前嘉陵江。故国归葬,应前陆浑山。三四,时危而忆老臣。五六,物在而悼人亡。公思尽哀葬所,又恐客死不还,盖痛房而兼自痛矣。)

  ①丹旐,铭旌也。王褒《送葬》诗:“丹旐书空位。”《寡妇赋》:“飞旐翩以启路。”虞世基诗:“飞飞未得栖。”②阆州有汉水,即嘉陵江。房公之榇,自西汉而下夔江,故云江汉同流。③【吴注】亲身匣,旧引《左传》“不识属辟”,疏云:属,次大棺。辟,亲身棺也。匣即蚊龙玉匣。未确。按剑动匣中,直指剑匣,非谓棺也。谢惠连诗:“裁为亲身服,着以俱寝兴。”亲身二字亦可相证,何必引《左传》疏文乎?【黄生注】剑动,言灵爽所凭。书归,言手泽所存。④《史记·孔子世家》:“各复尽哀。”《淮南子》:“丧者所以尽哀。”刘克庄曰:子美与房馆善,其为哀挽,方之孔明、谢安。投赠哥舒翰诗,盛有称许,比之廉颇、魏绛。然《陈涛斜》、《潼关》二诗,直笔不少恕,或疑与素论相反。愚谓翰未败,非事前所知。琯虽败,犹不失为名相。及二人各败,又宜笔不恕,所以为诗史也,何相反之有。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远闻房太守,归葬陆浑山。
一德兴王后,孤魂久客间。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他日嘉陵涕,仍沾楚水还。
丹旐飞飞日,初传发阆州。
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
剑动新身匣,书归故国楼。
尽哀知有处,为客恐长休。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孔明

    读音:kǒng míng

    繁体字:孔明

    英语:Kongming

    意思:
    1.很完备;很洁凈;很鲜明。
    《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郑玄笺:“孔,甚也

  • 崇班

    读音:chóng bān

    繁体字:崇班

    意思:
    1.犹高位。
    唐·卢怀慎《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诗:“无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
    明·屠隆《綵毫记为国荐贤》:“官监门大将,列棨戟光荣,

  • 多故

    读音:duō gù

    繁体字:多故

    意思:
    1.多变乱,多患难。
    《国语郑语》:“桓公……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韦昭注:“故,犹难也。”
    《史记陈丞相世家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