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自齐观,一音还普应。
意思:万法自齐观,一个声音还普遍响应。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秋天的山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宇宙的感悟。下面我们将一步一步进行赏析:
首句“秋山癯而清”,用“癯”形容秋山,既描绘了秋天的山色清瘦,又带有一种高雅、洁净的美感。这个“清”字,既表达了秋天的凉爽气候,又展现了山的明净。
次句“秋水瘦而净”,与首句相呼应,用“瘦”形容秋水,生动地描绘了秋季水位的下降,水流变得纤细,水面更加明净的景象。
“万法自齐观,一音还普应。”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宇宙万物的看法,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其独特的规律,但最终归于一体,相互呼应。这种观念体现了佛教中的“万法归一”的思想,即所有现象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方圆之器著虚空,随来随与无余剩。”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宇宙的理解,认为无论形状如何,其本质都是空虚的,随着外来的影响而变化,没有任何剩余。这里的“方圆之器”指的是各种形状的物体,“著虚空”表示其本质是空虚的,“随来随与”表示随着外界的影响而变化,“无余剩”表示没有任何剩余,完全顺应自然。
整首诗以秋天的山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秋天的美感和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