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次韵奉答子由》 虿尾银钩写珠玉,剡藤蜀茧照松烟。

虿尾银钩写珠玉,剡藤蜀茧照松烟。

意思:蝎子的尾巴银钩写珠玉,剡藤蜀茧照松烟。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再次韵奉答子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虿尾银钩写珠玉,剡藤蜀茧照松烟”,以精细的描绘开始,仿佛用银钩般的笔触在纸上描绘珠玉般的诗句,这与剡藤蜀茧照松烟的景象形成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书法的美丽和工整。 “似逢海若谈秋水,始觉醯鸡守瓮天”这两句诗,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书法之美比作海若谈秋水,将书法的精细和深邃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就像醯鸡守在瓮天一样,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无尽的可能和惊喜。 “何日清扬能觌面,只今黄落又凋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遇到那个清扬(即清秀美好的人),但现在却面临着年华老去的现实。这种对未来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都深深地体现在了诗中。 最后两句,“万钱买酒从公醉,一鉢行歌听我颠”更是表达了诗人的豪迈和豁达。即使面对现实的困境,诗人也愿意用万钱买酒与朋友共醉,愿意一鉢行歌听我颠,即愿意自由自在地生活,享受生活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书法之美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情感和生活的真实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虿尾银钩写珠玉,剡藤蜀茧照松烟。
似逢海若谈秋水,始觉醯鸡守瓮天。
何日清扬能觌面,只今黄落又凋年。
万钱买酒从公醉,一鉢行歌听我颠。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松烟

    读音:sōng yān

    繁体字:鬆煙

    意思:(松烟,松烟)

    1.晋·卫铄《笔阵图》:“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
    明·陶宗仪《辍耕录墨》:“至唐末……廷珪父子之墨始集大成,

  • 珠玉

    解释

    珠玉 zhūyù

    (1) [pearls and jades;jewelry;gems]∶珠和玉;泛指珠宝

    (2) [witty remark;beautifully written verses or articles]∶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 虿尾

    读音:chài wěi

    繁体字:蠆尾

    意思:(虿尾,虿尾)

    1.虿的尾部。虿尾末端有毒钩。比喻毒之所在。
    《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邱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

  • 银钩

    读音:yín gōu

    繁体字:銀鈎

    意思:(银钩,银钩)

    1.《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飘若惊鸾。”
    南朝·梁·刘孝威《钓竿篇》:“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唐·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