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显德寺前看枫叶》 岚翠浓于草鞋夹。

岚翠浓于草鞋夹。

意思:岚翠浓于草鞋夹。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显德寺前看枫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生动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岚翠浓于草鞋夹”,用浓厚的色彩勾勒出山间的岚气和翠绿的草木。接着,“绕坡细流,潨潨暗通苕霅”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流水,细水绕坡,潨潨流淌,与远处的苕霅水暗通,形成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 “谷声遝,下落乱泉声里,愀悄如相答”这句,通过描述山谷中的声响和乱泉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然后,“此间景,纯得关仝巨然法”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此景色的赞美,认为这景色得到了关仝、巨然等大师的画法精髓。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描绘寺庙旁的松树,“寺松三百本,雨溜苍皮,霜彫黛甲”,松树历经风雨霜雪,树皮斑驳,枝叶矫健,形象生动。 “秃干争欹压,笑语同游”一句,描绘了树干争相倾斜,人们笑语同游的场景,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最后,“黄叶鸣簷,丹枫寺里,如何不荷埋身锸?”一句,以黄叶、丹枫等秋季景象作结,表达了人生无常,何不放下繁琐事务,享受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歌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岚翠浓于草鞋夹。
绕坡细流,潨潨暗通苕霅。
谷声遝,下落乱泉声里,愀悄如相答。
此间景,纯得关仝巨然法。
寺松三百本,雨溜苍皮,霜彫黛甲。
秃干争欹压。
笑语同游:黄叶鸣簷,丹枫寺里,如何不荷埋身锸?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岚翠

    读音:lán cuì

    繁体字:嵐翠

    意思:(岚翠,岚翠)
    苍翠色的山雾。
    唐·白居易《早春题少华东岩》诗:“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
    前蜀·韦庄《天井关》诗:“斸开岚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

  • 草鞋

    读音:cǎo xié

    繁体字:草鞋

    短语:凉鞋 高跟鞋 冰鞋 平底鞋 便鞋

    英语:sandal

    意思:
    1.用稻秆或草茎等编制的鞋。
    《朱子语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