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户隔,凭谁叩。
意思:洞户隔,凭谁问。
出自作者[宋]李之仪的《千秋岁·万红暄昼》
全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缅怀和思念,同时也透露出对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无奈。
首句“万红暄昼,占尽人间秀。”描绘了繁花似锦、充满生机的景象,用“占尽人间秀”来形容花的美丽和魅力,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接着,“怎生图画如何绣。”表达了对这种美景无法用画笔或绣针表现出来的遗憾,进一步突显了美景的独特和难得。
“宜推萧史伴,消得东阳瘦。”这里运用了典故,萧史是古代的音乐家,用萧声引来了凤凰。这里以萧史比喻美好事物的吸引力,以东阳瘦形容因思念而消瘦。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下片“垂窄袖,花前镇忆相携久。”通过“垂窄袖”这个形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花前镇忆相携久”则表达了诗人在花前长久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的情景。
“泪裛回纹皱,好在章台柳。”泪水湿润了回纹,使皱纹显得更加清晰,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悲伤。而“好在章台柳”则是借用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洞户隔,凭谁叩。”此句表达了诗人与美好事物之间的隔阂,以及无人能理解、分享他的悲伤和思念。
“寄声虽有雁,会面难同酒。”虽然有雁可以传书寄音,但却无法与人共饮,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结尾“无计偶,萧萧暮雨黄昏后。”用萧瑟的暮雨黄昏景象作结,营造出一种落寞、孤寂的氛围,使诗人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体现。
整首词情感细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缅怀和思念,同时也透露出对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给人一种深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