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至霜晴》 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

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

意思:绝对可怜寒菊枯萎根底,留得残霜过中午。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冬至霜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油帘雪白日华红,老子良图策俊功。》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和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油帘雪白日华红”描绘了冬日的景象,油帘指的是油纸帘,在阳光的照耀下,雪花显得格外洁白,而阳光也红艳如花。这一句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冬日画卷,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老子良图策俊功”一句,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老子是对自己的昵称,表示自己是一个有经验、有智慧的老者。良图是指好的计划,策俊功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诗人在冬日里的日常生活。“自晒绵裘并衲裤,谁知衣桁是薰笼。”诗人表示自己正在晒棉袄和针织裤,而谁会想到我用来熏衣服的架子是衣桁。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的朴素生活,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智慧。 “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这句诗描绘了寒菊的景象,尽管花朵已经凋谢,但仍然留有残霜在枝叶间。这里以寒菊象征着即使在困难环境中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旧说冬乾年定湿,试将今岁试南翁。”诗人引用旧说,指出冬天乾燥还是潮湿是根据年份而定,这里暗示了诗人对未来一年的期待和担忧。他以“试将今岁试南翁”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智慧。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油帘雪白日华红,老子良图策俊功。
自晒绵裘并衲裤,谁知衣桁是薰笼。
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
旧说冬乾年定湿,试将今岁试南翁。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寒菊

    读音:hán jú

    繁体字:寒菊

    意思:菊花。因开于深秋,故称。
    南朝·梁简文帝《长沙宣武王碑铭》:“春藤络户,寒菊临池。”
    唐·韦应物《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诗:“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

  • 日中

    读音:rì zhōng

    繁体字:日中

    英语:Japan-China

    意思:
    1.正午。
    《左传昭公元年》:“叔孙归,曾夭御季孙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
    杨伯峻注:“

  • 根底

    读音:gēn dǐ

    繁体字:根底

    短语:底蕴 基本功

    英语:bedrock

    意思:
    1.基础;根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倘使没有学问根底

  • 绝怜

    读音:jué lián

    繁体字:絕憐

    意思:(绝怜,绝怜)
    极其喜爱。
    宋·杨万里《暮寒》诗:“绝怜晴色好,无奈暮寒何。”
    明·刘基《宿贾性之市隐》诗:“绝怜草色绿铺地,可爱梅花白照人。”

  • 枯根

    读音:kū gēn

    繁体字:枯根

    意思:干枯的根。
    宋·朱松《度芙蓉岭》诗:“枯根盘翠崖,老作蚯蚓蹙。”
    明·刘基《圣人出》诗:“晻暧寒谷熙春阳,枯根发茁畅幽藏。”
    明·刘基《喜雨寄夏允中》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