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密催山暮,松摇乱客吟。
意思:竹密催山晚,松扰乱客吟。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层轩无碍石,支径曲穿林》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描绘了一个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出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首联“层轩无碍石,支径曲穿林”,诗人通过描绘高耸的楼阁上没有阻碍的石头,小路弯曲穿过树林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开阔、自然的景象。这一联通过视觉上的描写,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宽广和自由。
颔联“竹密催山暮,松摇乱客吟”,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色。竹林密集,催促着山间日落的到来;松树摇动,扰乱了客人的吟咏。这一联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接下来的两联“琴书虚室冷,钟鼓净坊深”,则是对诗人居所的进一步描述。琴书所在的房间冷清寂静,钟鼓声从深处的寺庙传来,营造出一种清净、超脱的氛围。这两联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净和超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最后一句“谁谓溪坡远,能来杜与岑。”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诗人认为溪边的山坡并不遥远,能够带来杜甫和岑参那样的宁静和满足。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居所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以及对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