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昔尝为僧,于荆州相别。》 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

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

意思:两只老虎定随千年鹿,双林添做几棵松树。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昔尝为僧,于荆州相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僧人交往的诗,诗中充满了对僧人的敬仰和欣赏。 首句“昔年我见杯中渡”中,“杯中渡”给人一种神秘而富有哲理的感觉,暗示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修行方式。诗人早年就对僧人生活有所了解,对其充满了好奇和敬仰。 “今日人言鹤上逢”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再次相遇感到惊喜。鹤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高洁、清雅的象征,与僧人的生活态度相契合。 接下来的两句“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意象,进一步描绘了僧人与鹿、松树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僧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方瞳应是新烧药,短脚知缘旧施舂。”这两句诗描绘了僧人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炼药、舂米等,表现出僧人的日常生活和修行方式。 最后两句“欲请僧繇远相画,苦愁频变本形容。”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僧人容貌变化的担忧和不舍。诗人希望能请僧人作画,但担心僧人的容貌会因为岁月而改变,表现出诗人对僧人的深深关怀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和修行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生命、追求心灵净化的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年我见杯中渡,今日人言鹤上逢。
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
方瞳应是新烧药,短脚知缘旧施舂。
为僧时先有脚疾。
欲请僧繇远相画,苦愁频变本形容。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双林

    读音:shuāng lín

    繁体字:雙林

    意思:(双林,双林)

    1.指释迦牟尼涅槃处。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
    周祖谟校释:“佛在拘尸那城·阿

  • 千岁

    读音:qiān suì

    繁体字:千歲

    英语:Your Highness; a thousand years

    意思:(千岁,千岁)

    1.千年,年代久远。
    《荀子非相》:“

  • 两虎

    引用解释

    比喻两雄,两个强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鬭,其势不俱生。”《后汉书·寇恂传》:“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鬭?今日朕分之。’”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三:“ 赵 倚两虎鬭, 晋 为六卿分。”《宋史·张俊传》:“臣尝语 世忠 俊 ,陛下倚此二大将,譬如两虎,固当各守藩篱,使寇不敢进。”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