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求友》 常慕正直人,生死不相离。

常慕正直人,生死不相离。

意思:常常思慕正直人,生和死不分离。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求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对于人生、道德、友情、名利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鉴形须明镜,疗疾须良医”,这是对自我认知和人生经验的比喻,提醒我们要像明镜一样看清自己,像良医一样治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同时,这也表达了对于他人的信任和依赖,认为旁人的见地和经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解决问题。 其次,诗中还提到了“世路薄言行,学成弃其师”,这是对世俗风气和教育的批评。诗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言行往往不能一致,人们往往只注重表面功夫,而忽略了真正的品德和行为。同时,教育也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品德的培养。这种风气和教育方式,会导致人们失去对师长的敬爱和信任,从而失去真正的指导和帮助。 接着,“每怀一饭恩,不重劝勉词”表达了对感恩和真诚的重视。诗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感激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是一顿饭还是一句劝勉的话。同时,真诚的友谊和关爱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最后,“斅学既不诚,朋友道日亏。遂作名利交,四海争奔驰”是对名利和虚伪的批判。诗人认为,如果在学习和交友中失去了真诚和诚信,就会导致道德的沦丧和人际关系的疏远。而追求名利则会让人失去真正的目标和意义,导致人生的空虚和失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德、友情、名利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见解。它提醒我们要保持真诚、诚信、感恩的心态,追求真正的目标和意义,同时也应该注重品德的培养和教育,为子孙后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鉴形须明镜,疗疾须良医。
若无傍人见,形疾安自知。
世路薄言行,学成弃其师。
每怀一饭恩,不重劝勉词。
斅学既不诚,朋友道日亏。
遂作名利交,四海争奔驰。
常慕正直人,生死不相离。
苟能成我身,甘与僮仆随。
我言彼当信,彼道我无疑。
针药及病源,以石投深池。
终朝举善道,敬爱当行之。
纵令误所见,亦贵本相规。
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玼。
各愿贻子孙,永为后世资。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关键词解释

  • 正直

    读音:zhèng zhí

    繁体字:正直

    短语:正当 尊重 俨 纯正 正面 自爱 自重 端庄

    英语:upstanding

    意思:
    1.公正无私;刚直坦率。<

  • 生死

    读音:shēng sǐ

    繁体字:生死

    英语:life and death

    意思:
    1.生和死;生或死。
    《荀子礼论》:“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 人生

    读音:rén shēng

    繁体字:人生

    英语:(n) life

    意思:
    1.人出生;人类产生。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明·刘基《医说赠马复初》:“

  • 相离

    读音:xiāng lí

    繁体字:相離

    意思:(相离,相离)

    1.互相分离。
    《列子天瑞》:“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汉·班固《白虎通谏诤》:“子谏父不去者,父子一体而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