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慕正直人,生死不相离。
意思:常常思慕正直人,生和死不分离。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求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对于人生、道德、友情、名利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鉴形须明镜,疗疾须良医”,这是对自我认知和人生经验的比喻,提醒我们要像明镜一样看清自己,像良医一样治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同时,这也表达了对于他人的信任和依赖,认为旁人的见地和经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解决问题。
其次,诗中还提到了“世路薄言行,学成弃其师”,这是对世俗风气和教育的批评。诗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言行往往不能一致,人们往往只注重表面功夫,而忽略了真正的品德和行为。同时,教育也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品德的培养。这种风气和教育方式,会导致人们失去对师长的敬爱和信任,从而失去真正的指导和帮助。
接着,“每怀一饭恩,不重劝勉词”表达了对感恩和真诚的重视。诗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感激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是一顿饭还是一句劝勉的话。同时,真诚的友谊和关爱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之一。
最后,“斅学既不诚,朋友道日亏。遂作名利交,四海争奔驰”是对名利和虚伪的批判。诗人认为,如果在学习和交友中失去了真诚和诚信,就会导致道德的沦丧和人际关系的疏远。而追求名利则会让人失去真正的目标和意义,导致人生的空虚和失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德、友情、名利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见解。它提醒我们要保持真诚、诚信、感恩的心态,追求真正的目标和意义,同时也应该注重品德的培养和教育,为子孙后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