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坞日高,翠阴护晓,柳塘风细,绿涨浮漪。
意思:看花坞日高,翠阴护明白,风细柳塘,绿色涨浮漪。
出自作者[宋]王泳祖的《风流子·东风长是客》
全文赏析
《风流子·东风长是客》是宋代词人王泳祖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春光骀荡,春思无限;下片写春情缠绵,春愁难遣。全词抒情委婉含蓄,幽雅和婉,余韵不尽。
上片起首一句“东风长是客”,即紧扣住题目中的“客”字来发挥。句中的“东风”,既可指春风,也可指人。此时为春暮时令,春风渐渐变弱,渐渐停止;同时,繁花凋落,绿叶成阴,春天渐渐消逝、离去。春归何处?像客人一样,悄悄地走了。此为第一重意。另有一层:春天来到人间,它的脚步总是那么匆匆,一会儿到这里,一会儿到那里,来得急急,去也匆匆,仿佛作客一般。此为第二重意。这句七个字,包含两层意思,而用一个“长”字把它们联结起来,因此显得自然天成,不着痕迹。
“无情谁为添愁绪?”这是以设问的方法自问自答。春天归去的时候,谁都不会为之惋惜、留恋,但是从古至今人们却每每感到春愁无限,这是什么原因呢?作者自问自答说:最无情的恐怕还是人吧!正是由于人们受了诸多烦恼、闲愁的困扰,便觉得春天的归去、时光的流逝是令人悲伤的了。这里虽未明言“愁绪”的具体含义,但联系上下文及“东风”、“绿杨”、“画楼”等物象来看,所谓“愁绪”,无非是指离别的忧愁、怀念的愁思以及岁月虚度的悲凉惆怅等等。这样一问一答,既点明了上片主旨——伤春,又开启了下片情绪基调——伤别与忆旧。
下片换头两句紧承上片末句“谁为”而来:“记取那回花下,深夜。珠帘卷雨,素绠飞烟。”这四句均写往事的回忆。词人遥想当年良辰美景:在花丛深处,夜深人静之时,一对有情人携手相游,互诉衷肠。卷起珠帘,观看窗外迷蒙细雨;放下白色绳索所制的窗帘,观赏室内袅袅炉烟。如今,风景不殊,却人事已非。那旖旎温馨的气氛,那缱绻甜蜜的柔情,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了。抚今追昔,徒然令人凄楚感伤。
结尾三句:“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这两句写如今眼前所见之景:阵阵香烟缭绕上升,好似迷雾一般;远处的青荫丛中似乎还有落红如雨飘洒下来。这个景象很美丽,色彩斑斓迷人,但多情善感的词人见了如此胜景,却反而平添了几许莫名的愁绪。这是因为从前那欢乐的日子是与心上人共同度过的,而现在却是孑身一人来面对这良辰美景;况且回首往事,欢娱易逝,失落永远多于获得。因此触景伤情、愁上加愁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