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刘景升祠》 盖云器有极,在理良足叹。

盖云器有极,在理良足叹。

意思:大概是说器有极,在处理好值得叹息。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刘景升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赞美两位英勇的将领景升和蒯越,表达了对于英勇善战、能够安抚百姓的英雄的崇敬。同时,诗人也对于当时社会的人才选拔机制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重视真正有才能的人,而非只是表面的华丽。 诗的开头,“景升得二蒯,坐论胜凶残。”,直接点明了主题,赞扬了景升和蒯越的英勇和智慧,以及他们安邦定国的能力。接下来的“正当丧乱时,能使憔悴宽。”,进一步说明了这些英雄在动荡的时代,能够安抚百姓,减轻他们的痛苦。 然后,“缤纷多士至,肃穆万里安。”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展现了这些英雄的能力和影响力,使得各种人才纷纷前来投奔,从而带来了国家的安定。 在诗的中段,“能收众材助,图大信不难。”,诗人再次赞扬了这些英雄的人才选拔能力,他们能够收纳各种人才,帮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从而实现了国家的强大。 然后,“诸公龙凤姿,有待久盘醒。”,诗人通过这些词句,表达了对于人才的期待和呼唤,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能够涌现出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诗人接下来通过“得一固足兴,致之岂无端。”和“乃独采樗栎,不知取椅檀。”的表达,对于当时社会的人才选拔机制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重视真正有才能的人,而非只是表面的华丽。 最后,“盖云器有极,在理良足叹。”,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人才选拔机制的无奈和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于英雄和人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才选拔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景升得二蒯,坐论胜凶残。
正当丧乱时,能使憔悴宽。
缤纷多士至,肃穆万里安。
能收众材助,图大信不难,诸公龙凤姿,有待久盘醒。
得一固足兴,致之岂无端。
乃独采樗栎,不知取椅檀。
盖云器有极,在理良足叹。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在理

    读音:zài lǐ

    繁体字:在理

    意思:
    1.在审讯中。
    唐·韩愈《曹成王碑》:“王之遭诬在理,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

    2.犹据理;于道理方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