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池》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

意思:冷池月光下明,新月池边弯曲。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池塘月色的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夜晚池塘的静谧和神秘。 首句“寒池月下明”便给人以深深的寒意和宁静的氛围。寒池,可能指的是一个冰冷的池塘,这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清,也暗示了时间的夜晚。而“月下明”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池塘,显得格外明亮。这句诗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感,让人仿佛能看到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池塘上。 “新月池边曲”则描绘了新月挂在池塘边的景象。新月如钩,池水如镜,倒映着新月的影子,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新月的形状,也暗示了时间的夜晚,新月代表了夜晚的开始,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这两句诗更进一步地表达了池塘和新月的和谐共存。这里,“妒”可能指的是其他事物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池塘和新月的美丽,但这里并没有其他事物的存在,所以它们可以相互映衬,形成美丽的画面。这句诗表达了自然的美景是如此的和谐,以至于其他事物都无法破坏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池塘。它通过描绘月光、新月和池塘的美丽,表达了夜晚的神秘和静谧,同时也表达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
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月下

    读音:yuè xià

    繁体字:月下

    意思:
    1.月光之下。
    南朝·梁武帝《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韦庄《捣练篇》:“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文同

  • 新月

    读音:xīn yuè

    繁体字:新月

    英语:crescent moon

    意思:
    1.农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
    南朝·陈·阴铿《五洲夜发》诗:“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 月池

    读音:yuè chí

    繁体字:月池

    意思:
    1.月光所照之池。
    南朝·齐·谢朓《别王丞僧孺诗》:“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
    元·王恽《游百家岩杂诗》:“月池悬熘落苍洼,巖窦分居可百家。”

  • 边曲

    读音:biān qǔ

    繁体字:邊曲

    意思:(边曲,边曲)
    边地的音乐、曲调。
    《隋书音乐志上》:“高祖受命惟新,八州同贯,制氏全出于胡人,迎神犹带于边曲。”
    唐·张乔《河湟旧卒》诗:“十万汉军零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