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ān xiāng
繁体字:三湘
意思:1.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唐·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
读音:qī zé
繁体字:七澤
意思:(七泽,七泽)相传古时楚有七处沼泽。后以“七泽”泛称楚地诸湖泊。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
引用解释
亦作“ 十二峯 ”。 1.指 川 、 鄂 边境 巫山 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唐 李涉 《竹枝词》:“十二峯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 前蜀 李珣 《河传》词:“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猨声到客船。” 明 何景明 《竹枝词》:“十二峯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 瞿塘
读音:shí èr
繁体字:十二
意思: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读音:fēng tóu
繁体字:峰頭
意思:(峰头,峰头)峰顶。唐·皮日休《伤史拱山人》诗:“峰头孤冢为云穴,松下灵筵是石林。”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由峰头西盘,半里,复随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