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英石铺道中》 穿云渡水千万曲,此身元不离岩峦。

穿云渡水千万曲,此身元不离岩峦。

意思:穿云渡水千万曲,这不离山峦身元。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英石铺道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石山春景图,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石山的奇峰异石、春意盎然的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之情。 首联“一路石山春更绿,见骨也无斤许肉。”描绘了石山春季更加翠绿的景色,同时突显了石山的陡峭和奇特。颔联“一峰过了一峰来,病眼将迎看不足。”则进一步展现了石山连绵不绝、峰峦叠嶂的壮美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沉醉其中的感受。 颈联“先生尽日行石间,恰如蚁子缘假山。”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石山间穿行的感受,进一步突显了石山的奇特和壮美。接下来,“穿云渡水千万曲,此身元不离岩峦。”一联,则表达了诗人在穿越云山雾海、渡过溪流曲折的过程中,始终不离石山的感受,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莫嫌宿处破茅屋,四方八面森冰玉。”则以“破茅屋”作为比喻,将石山的奇峰异石比作冰玉森森,进一步突显了石山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石山春景的生动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美和奇特,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叹和向往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路石山春更绿,见骨也无斤许肉。
一峰过了一峰来,病眼将迎看不足。
先生尽日行石间,恰如蚁子缘假山。
穿云渡水千万曲,此身元不离岩峦。
莫嫌宿处破茅屋,四方八面森冰玉。
孤峰高绝连峰低,冈者如廪尖如锥。
苍然秀色借不得,春风领入玉东西。
英州那得许多石,误入天公假山国。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千万

    读音:qiān wàn

    繁体字:千萬

    英语:ten million

    意思:(千万,千万)

    1.形容数目极多。
    《商君书定分》:“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

  • 不离

    读音:bù lí

    繁体字:不離

    意思:(不离,不离)

    1.不失;不失为。
    《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
    《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

  • 岩峦

    读音:yán luán

    繁体字:岩巒

    解释:1.高峻的山峦;山峦。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