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两浆入菰蒲,凫鸥欻惊散,疏林直炊烟。

两浆入菰蒲,凫鸥欻惊散,疏林直炊烟。

意思:两个浆入茭白蒲,野鸭鸥鸟忽然惊散,疏林直炊烟。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次韵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霖潦合支流,洲浦迷片段》,它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经历的诗。 首联“霖潦合支流,洲浦迷片段。两浆入菰蒲,凫鸥欻惊散”,描绘了霖雨连绵,积水汇成支流,洲浦被淹没,景色变得模糊不清的场景。而诗人乘着小船,进入菰蒲丛中,惊起了凫鸥。这里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结合,展现了诗人身处自然之中,感受生活的场景。 颔联“疏林直炊烟,落日斜酒幔”,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稀疏的树林上升的炊烟,夕阳西下,酒家的帷幔在夕阳中斜挂。这些细节描绘了乡村的宁静和生活的平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留恋之情。 颈联“王事得淹留,公私各相半”,诗人提到因为公事,他得以停留在此地,而这也正好解决了他的生活所需。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公事和生活的平衡,对乡村生活的留恋和对工作的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平淡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珍视和对工作的热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从简单的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生活的韵味,这正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他也能够将这种理解和感悟融入到诗歌中,使得诗歌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有艺术的审美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霖潦合支流,洲浦迷片段。
两浆入菰蒲,凫鸥欻惊散,疏林直炊烟。
落日斜酒幔。
王事得淹留,公私各相半。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关键词解释

  • 疏林

    读音:shū lín

    繁体字:疏林

    意思:
    1.修剪林木的枝条。
    南朝·宋·谢灵运《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

    2.稀疏的林木。
    唐·王昌龄《途中作》诗:“坠叶吹

  • 炊烟

    读音:chuī yān

    繁体字:炊煙

    短语:烟云 夕烟 硝烟 油烟 烽烟 煤烟 香烟

    英语:smoke from kitchen chimneys

    意思:(炊烟,炊烟

  • 惊散

    读音:jīng sàn

    繁体字:驚散

    意思:(惊散,惊散)
    受惊而逃散。
    《晋书姚泓载记》:“道济率王敬、沈林子等逆冲绍军,将士惊散。”
    南朝·梁武帝《古意》诗之一:“飞鸟起离离,惊散忽差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