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枝词四首时阻风安乡河中》 只在梁山山背面,梁山何苦不离人。

只在梁山山背面,梁山何苦不离人。

意思:只在梁山山背后,梁山何苦离不开人。

出自作者[明]袁宏道的《竹枝词四首时阻风安乡河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诗,它以芦花、水痕、白鳞等自然元素,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又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首句“芦花枝上水痕新”,直接描绘了芦花这一自然元素。芦花在风中摇曳,枝头的水痕清晰可见,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将芦花的美丽和自然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市东村打白鳞”一句,诗人转向了人间的活动,描绘了市集上有人正在捕捞白鳞的情景。这里不仅有生活的气息,也暗示了丰收的喜悦。 “只在梁山山背面”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山。这里的“梁山”并非实指,而是泛指,诗人用它来象征一种环境和一种生活状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感慨,似乎在诉说:这种生活并不遥远,就在山的背面,但为什么我们总是离它那么远呢? 最后一句“梁山何苦不离人”,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似乎在问:梁山啊,你为什么不能靠近那些离你远去的人呢?这句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无奈,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芦花枝上水痕新,南市东村打白鳞。
只在梁山山背面,梁山何苦不离人。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关键词解释

  • 梁山

    读音:liáng shān

    繁体字:梁山

    英语:Liangshan

    意思:
    1.山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境。
    《诗大雅韩奕》:“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郑玄笺:“

  • 离人

    读音:lí rén

    繁体字:離人

    意思:(离人,离人)

    1.谓超脱人世。
    《庄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体掘若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

    2.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 背面

    读音:bèi miàn

    繁体字:背麵

    短语:里 阴 背

    英语:the back

    意思:
    1.以背对人;身体的背部。
    唐·李商隐《无题》诗之一:“十五泣

  • 只在

    引用解释

    1.总在;仍在。 宋 苏轼 《殢人娇·赠朝云》词:“朱脣筯点,更髻鬟生彩。这些箇,千生万生只在。” 宋 李莱老 《谒金门》词:“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三国志平话》卷中:“见二嫂灵前烧香奠酒啼哭, 关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水浒传》

  • 山背

    读音:shān bèi

    繁体字:山背

    意思:
    1.山后。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岩洞》:“叠綵巖在八桂堂后,支径登山,大半有洞,曲转穿出山背。”

    2.山嵴。
    《宋史任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