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倒犯》 共寒光、饮清醥。

共寒光、饮清醥。

意思:共寒光、喝清醥。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倒犯》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词,通过对“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首先,诗中通过对霜蟾的描绘,展现出了一种清冷、高洁的美。霜蟾是月亮的别称,诗人用“乍升,素烟如扫”等词语,将月亮的轮廓和周围的气氛描绘得生动而细腻。同时,诗人也通过“千林夜缟”等词语,将夜晚的霜林描绘得如同一幅素雅的水墨画,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 其次,诗中通过对“徘徊、渐移深窈”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心情。这种心情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作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因此产生了对人生的感慨。 此外,诗中还通过对“冒霜冷貂裘,玉斝邀云表”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和欢乐。这种友情和欢乐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共享,更是在精神上的交流和共鸣。 最后,诗中通过对“淮左旧游,记送行人,归来山路窵”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这些词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和欢乐,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
千林夜缟。
徘徊处、渐移深窈。
何人正弄,孤影蹁跹,西窗悄。
冒霜冷貂裘,玉斝邀云表。
共寒光、饮清醥。
淮左旧游,记送行人,归来山路窵。
驻马望素魄,印遥碧、金枢小。
爱秀色、初娟好。
念漂浮、绵绵思远道。
料异日宵征,必定还相照。
奈何人自衰老。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关键词解释

  • 寒光

    读音:hán guāng

    繁体字:寒光

    英语:pallid light

    意思:
    1.给人以寒冷感觉的光。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一:“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 清醥

    读音:qīng piǎo

    繁体字:清醥

    意思:清酒。
    晋·左思《蜀都赋》:“觞以清醥,鲜以紫鳞。”
    唐·杜甫《聂耒阳书致酒肉》诗:“礼过宰肥羊,愁当置清醥。”
    仇兆鰲注:“酒清曰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