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
意思:久游不忍心再,局促冠盖场。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僧蹊蟠青苍,莓苔上秋床。露翰饥更清,风茑远亦泉。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是一首描绘僧人居所和环境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清净的向往。
首联“僧蹊蟠青苍,莓苔上秋床。露翰饥更清,风茑远亦泉。”描绘了僧人所居的环境,小径两旁长满了青苍的树木,莓苔覆盖在秋天的床榻上。露水打湿了笔尖,使书法更为清秀;风中的茑萝,远远地挂在藤蔓上。这些描绘都充满了静谧和清幽之感,体现了僧人所居环境的独特魅力。
颔联“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进一步描绘了居所的氛围,通过扫石的动作表现出居所的历史沉淀感,洗松则暗示了居所内的松树的存在,纳空光则表达了居所内充满清净之气的氛围。
颈联“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长期在外游历后,再回到这种清净的环境就不愿再离开。冠盖场则象征着世俗的喧嚣和纷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所居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