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器无周应独抱,儒冠有越莫空资。
意思:祭器不周应独自抱,儒冠有越没有空资。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行藏》
全文赏析
这首诗《四时书夜有成姿,用舍行藏亦易如。祭器无周应独抱,儒冠有越莫空资。乱由径窦人皆笑,不出门庭鬼亦疑。千古常经川上水,莫将闲气动诗脾。》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书夜、祭器、乱径、千古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首联“四时书夜有成姿,用舍行藏亦易如。”描绘了四季的夜晚,作者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姿态。这里的“用舍行藏”是一个典故,出自《论语》,意为该显露时显露,该退隐时退隐。这里作者表达的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式,这并不困难。
颔联“祭器无周应独抱,儒冠有越莫空资。”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和文化的态度。祭器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的器具,周代是中国的历史时期之一,儒冠则是儒家文化的象征。这里作者暗示,如果没有周代这样的时代来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那么像自己这样的人应该独自坚守;而如果接受了儒家教育,却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那也只是空有资本而已。
颈联“乱由径窦人皆笑,不出门庭鬼亦疑。”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乱世的理解和态度。径窦是指小路,这里暗指不按常规出牌的行为。作者认为,在乱世之中,不走寻常路可能会被人嘲笑,但是如果不走出自己的门庭,可能会被鬼怪所疑。这里表达的是,在混乱的时代,需要有勇气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面对未知的挑战。
尾联“千古常经川上水,莫将闲气动诗脾。”最后两句诗是对全篇的总结,也是对人生的启示。川上水是出自《诗经》的典故,意为永恒不变的事物。作者在这里告诫我们,千古以来都是如此,不要因为一时的闲气而冲动行事,否则可能会破坏自己的诗脾(即诗的情绪和灵感)。这里表达的是,在面对人生和艺术的挑战时,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轻易被情绪所左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它鼓励我们在面对混乱和挑战时要有勇气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轻易被情绪所左右。这首诗的深度和思考性使得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而是一篇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