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惧泽不周。
意思:为什么害怕泽不周。
出自作者[魏晋]曹植的《赠王粲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一位端坐愁思、游历山水、感受自然、寻求伴侣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感慨。
首句“端坐苦愁思”,直接点明诗人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接下来的“揽衣起西游”,通过主人公的行动,展示了诗人想要摆脱忧愁、寻求解脱的渴望。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清新的树木、流动的池水,为诗人提供了暂时的宁静。然而,“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诗人又回到了现实,看到了鸳鸯孤苦哀鸣,寻求伴侣的场景,引发了诗人的共鸣。
“我愿执此鸟,惜或无轻舟”,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去救助鸳鸯,但却面临现实的困境,没有轻舟可以承载他的愿望。这种矛盾的心理,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表达了诗人想要归去,但却迷失了道路,回首望去,只有满怀的忧愁。这种迷茫和无助,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写照。
“悲风鸣我侧”,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羲和逝不留”,则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