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王粲诗》 何惧泽不周。

何惧泽不周。

意思:为什么害怕泽不周。

出自作者[魏晋]曹植的《赠王粲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一位端坐愁思、游历山水、感受自然、寻求伴侣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感慨。 首句“端坐苦愁思”,直接点明诗人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接下来的“揽衣起西游”,通过主人公的行动,展示了诗人想要摆脱忧愁、寻求解脱的渴望。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清新的树木、流动的池水,为诗人提供了暂时的宁静。然而,“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诗人又回到了现实,看到了鸳鸯孤苦哀鸣,寻求伴侣的场景,引发了诗人的共鸣。 “我愿执此鸟,惜或无轻舟”,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去救助鸳鸯,但却面临现实的困境,没有轻舟可以承载他的愿望。这种矛盾的心理,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表达了诗人想要归去,但却迷失了道路,回首望去,只有满怀的忧愁。这种迷茫和无助,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写照。 “悲风鸣我侧”,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羲和逝不留”,则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端坐苦愁思。
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
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
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
惜或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
顾望但怀愁。
悲风鸣我侧。
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
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
自使怀百忧。
作者介绍 曹植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关键词解释

  • 不周

    读音:bù zhōu

    繁体字:不周

    英语:inconsiderate; not attentive and satisfactory; thoughtless; inconsiderate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