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满江红·紫陌飞尘》 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

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

意思:春不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满江红·紫陌飞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旧之情和无尽的乡愁。 首句“紫陌飞尘,望十里、雕鞍绣毂”,描绘了春天的道路繁忙而尘土飞扬,人们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走过十里路。这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繁华热闹的景象。 “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这里用“瘦红肥绿”来形容春天的变化,表达出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关注。他注意到花朵的凋谢和绿叶的繁茂,感受到春天的活力。 “睡雨海棠犹倚醉,舞风杨柳难成曲”,这两句诗描绘了海棠花在春雨中依然盛开,杨柳在微风中摇曳的景象。作者用“倚醉”和“难成曲”来表达他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 “问流莺、能说故园无,曾相熟”,作者向流莺询问故乡的情况,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流莺是故乡的象征,作者希望流莺能告诉他故乡的情况。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岩泉、飞凫、巢林、栖禽等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欣赏。然而,“荼开晚,谩翻船玉”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莲社岂堪谈昨梦,兰亭何处寻遗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他无法忘记过去的经历和情感,但又无法回到过去。因此,他感到空虚和无助。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旧之情和无尽的乡愁。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充满了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紫陌飞尘,望十里、雕鞍绣毂。
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
睡雨海棠犹倚醉,舞风杨柳难成曲。
问流莺、能说故园无,曾相熟。
岩泉上,飞凫浴。
巢林下,栖禽宿。
恨荼开晚,谩翻船玉。
莲社岂堪谈昨梦,兰亭何处寻遗墨。
但羁怀、空自倚秋千,无心蹴。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台榭

    读音:tái xiè

    繁体字:檯榭

    解释:1.台和榭。亦泛指楼台等建筑物。

    详细释义:台,方形且高的建筑物。榭,台上有屋。台榭,亭台楼榭。书经?泰誓上:『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