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变化竟谁使,造作诡怪须臾间。
意思:乾坤变化究竟让谁,制造怪异一会儿。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己未四月二十二日大雨雹》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来飞雹惊我眠》是一首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通过对夜来冰雹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感慨。
首句“夜来飞雹惊我眠,大者磊落几如拳。”直接点明主题,描述了在夜晚突如其来的冰雹,冰雹之大,令人惊异。诗人用“磊落”一词形容冰雹,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起听但觉屋欲动,檐瓦破坠无复全。”这两句描绘了冰雹的强烈和震撼,诗人从睡梦中惊醒,只听到冰雹击打屋顶的声音,感觉房屋似乎都要为之动摇,檐下的瓦片破碎脱落,无复完整。
“是日晚晴星斗出,镜静万里无云烟。”描绘了冰雹过后的宁静夜晚,星光闪烁,夜空如镜般平静,万里无云。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冰雹的强烈和过后的宁静。
“木衰火滥气浮泄,激此阴沴成冰坚。”这两句解释了作者认为冰雹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树木衰败,火气过盛,导致气候异常,激发了自然的“阴沴”之力,形成冰雹。
“邻家老翁发已白,云昔见此今十年。”诗人通过叙述邻家老翁的回忆,展示了这场冰雹的久远影响,让读者对这场自然现象有了更深的感触。
“儒生臆度知是否,天事谁得穷其源。”诗人反思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对天事的探究谁又能穷尽其源呢?这表现出诗人的谦逊和对知识的敬畏。
“屋头雏鸦失其母,足伤翅折亦可怜。”以小动物的可怜遭遇收尾,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来冰雹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以及对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