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县中恼饮席》 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意思:如果没有江氏五色笔,怎奈河阳一县花。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县中恼饮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晚醉题诗赠物华,罢吟还醉忘归家》,它是一首描绘诗人晚醉后题诗赠给物华,然后停止吟诗回家,感叹如果没有江氏五色笔和河阳一县花,生活就会变得乏味的诗。 首句“晚醉题诗赠物华”描绘了诗人晚醉后题诗赠给物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物华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通过这个场景,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二句“罢吟还醉忘归家”描绘了诗人停止吟诗回家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罢吟”和“还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第三句“若无江氏五色笔”是对诗人自身才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的“江氏五色笔”是一个典故,指的是江淹的五色笔,能够写出绝妙的文章。在这里,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最后一句“争奈河阳一县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河阳一县花”指的是河阳一县的美景,诗人用它来比喻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晚醉后题诗赠给物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晚醉题诗赠物华,罢吟还醉忘归家。
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河阳一县花

    引用解释

    晋 潘岳 任 河阳 (今 河南省 孟县 西)县令,于一县遍种桃李,传为美谈。 北周 庾信 《枯树赋》:“若非 金谷 满园树,即是 河阳 一县花。”《白氏六帖·县令》:“ 潘岳 为 河阳 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 乾隆 庚寅,有翰林偶遇乩仙,因问宦途。乩判一诗曰:春风一笑手扶笻,

  • 五色

    读音:wǔ sè

    繁体字:五色

    意思:
    1.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

  • 争奈

    读音:zhēng nài

    繁体字:爭奈

    英语:nevertheless; unfortunately

    意思:(争奈,争奈)
    怎奈;无奈。
    唐·顾况《从军行》之一:“风寒欲砭肌,争奈裘

  • 奈河

    读音:nài hé

    繁体字:奈河

    意思:佛教所传地狱中之河名。
    唐·张读《宣室志》卷四:“﹝董观﹞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
    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于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