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行林下》 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

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

意思:披上衣服未成年梳头,晨起进入前面的树林。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早行林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宁静、闲适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描绘了诗人清晨起床,尚未梳妆打扮就步入前方的树林。这一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以及他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颔联“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进一步描述了清晨的景色。昨夜的露水还残留在花朵上,清晨的阳光穿过新生的树叶洒下斑驳的树影。这两句诗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 颈联“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通过“松”和“竹”两种意象,展示了环境的清幽和静谧。诗人站在松树旁,察觉到人迹罕至,隔着竹林听到鸟儿深沉的叫声。这两句诗以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了宁静、深远的氛围。 尾联“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描绘了诗人在小桥上闲适地倚靠,时不时地吟诗。这一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态度。 整首诗以清晨的树林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逍遥自在、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使诗歌充满了生动感和意境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
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
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
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披衣

    读音:pī yī

    繁体字:披衣

    英语:to throw on clothes

    意思: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魏·曹丕《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韦

  • 未冠

    读音:wèi guàn

    繁体字:未冠

    意思:
    1.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
    《新唐书车服志》:“未冠者童子髻。”

    2.没戴帽子。
    唐·皮日休《贫居秋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