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谓吾之邦,有以至孝称。
意思:谁对我的国家,有以孝顺著称。
出自作者[宋]吴城的《过至孝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孝顺父母的古代人物的事迹进行赞美和敬仰的作品。诗中详细描述了这位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作者对其的敬仰之情。
首段描述了这位人物在历史文献中鲜有记载,但他的孝顺行为却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种对比突出了这位人物的孝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敬佩之情。
接下来的段落详细描述了这位人物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双亲,他的诚恳和恭敬甚至达到了与神明沟通的地步。他的身后只留下一抔土,但他的孝行却让世人不敢轻视。
作者对乐公的善行表示赞赏,并誓言要将他的名字流传下去。在阅读灵禽碑的过程中,作者感受到了无尽的欣喜。然而,作者也感到遗憾,未能找到这位人物的坟墓,无法表达自己的敬意。
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位人物品德的赞美,认为他应该有更好的名声,不应该被埋没在黑暗中。他痛恨自己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寻访这位人物的坟墓,表达了自己的愧疚和遗憾。因此,他决定在旁边建一座旌孝亭,让孝顺的人能看到这座亭子,以此来坚定他们的孝心。同时,这座亭子也会让那些顽劣的孩子感到惭愧,使他们改变行为。
整首诗充满了对孝道的赞美和对古代美德的敬仰。作者通过这首诗呼吁人们重视孝道,并以此作为改变社会风气的一种方式。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古代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