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玉台体题湖上亭》 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

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

意思:清风长入坐,夏天和秋天的天空。

出自作者[唐]戎昱的《玉台体题湖上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湖边夏日景色的诗,通过对湖边各种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描述,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首句“湖入县西边,湖头胜事偏”,诗人直接点明湖与县的关系,并指出湖头的各种美好事物。这里的“入”字用得巧妙,既表明湖与县的毗邻,又给人一种自然进入之感,使湖的形态显得更加逼真。而“胜事”则暗示了湖边夏日的种种美好景象。 “绿竿初长笋,红颗未开莲”两句诗人继续描绘湖边的各种植物,从竹笋到红莲,从颜色到形状都有所描述。竹笋的绿和竹笋的尖端象征着生命的勃发,而红莲则以其未开的红色莲子给人一种热烈的感觉。 “蔽日高高树,迎人小小船”两句诗人描绘了湖边的树木和船只。树木高耸入云,给人一种遮蔽日光的感受,而船只则给人一种悠闲、宁静的感觉。 最后“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两句是诗人对湖边夏日风光的总结。清风长吹,使人感到舒适,而夏日的月光则如同秋天的月色一般清朗。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湖边夏日的喜爱,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湖边夏日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各种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湖边,感受到了夏日的美好和宁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湖入县西边,湖头胜事偏。
绿竿初长笋,红颗未开莲。
蔽日高高树,迎人小小船。
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
作者介绍 戎昱简介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关键词解释

  • 清风

    读音:qīng fēng

    繁体字:清風

    英语:fresh wind

    意思:(清风,清风)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秋天

    读音:qiū tiān

    繁体字:秋天

    英语:autumn

    意思:
    1.秋日的天空。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文学言治尚于唐·虞,言义高于秋天,有华言矣,未见其实也。”

  • 长入

    读音:cháng rù

    繁体字:長入

    意思:(长入,长入)
    指常在皇帝左右供奉的乐工。
    唐·崔令钦《教坊记》:“诸家散乐,唿天子为‘崖公’,以观喜为‘蚬斗’,以每日长在至尊左右为‘长入’。”
    唐·王

  • 坐夏

    读音:zuò xià

    繁体字:坐夏

    意思:佛教语。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其时正当雨季,亦称“坐雨安居”。具体日期因地而异。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