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当年临案牍,必无书限误成根。
意思:想起当年在文件,一定不要写限错成根。
出自作者[宋]张镃的《何氏书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学宦同源的古人,通过对这位古人的赞美,表达了对读书学习的重视和推崇。
首句“谁云学宦不同源”,表达了作者对学宦关系的理解:学习与做官并不矛盾,二者有不同的途径,但本质是相通的。这种思想在古代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重要的,它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学问,同时也重视实践和应用,体现了读书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镜风流百世存”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这位古人比作明镜,可以照耀百世的风流。这既是对这位古人的赞美,也是对这位古人的道德和学问的高度评价。
“想见当年临案牍,必无书限误成根。”这句诗描绘了古人读书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人勤奋读书、追求学问的敬仰之情。同时,“必无书限误成根”表达了对读书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犯错。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学习、做官、读书的赞美,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以及对勤奋、自律、追求卓越的品质的推崇。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鼓励人们不断学习、追求卓越,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