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诏重修太学诗》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意思:汉朝诏令尊崇儒术,学校讲帝谋划。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诏重修太学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汉朝崇尚儒术,重视教育的繁荣景象。诗中描绘了新的学堂建筑、学堂的氛围、学者的风采以及他们对教育的热情。 首联“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直接点明汉朝诏令重视儒术,恢复和重建了虞舜时代的庠序,学者们在学堂中讲解着帝王的治国之道。这一句概括了汉朝教育的大背景,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描绘了学堂的新建筑,楹柱密集,建筑精美,学堂内还传出舂捣的声音,充满了学习的氛围。 “照烂云甍丽,回环壁水流”进一步描绘了学堂的美丽景象,屋檐高耸,如同灿烂的云霄,周围环水,景色优美。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描述了学童们仪态庄重,如同在鲁国那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学堂的道德如同周朝一般高尚。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修”则赞美了学者们舞动翟羽,充满文采,他们专心研习经书,重视礼仪。 最后,“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学习环境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汉朝崇儒术、重教育的景象,表达了对知识的敬仰和对教育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学习环境的赞赏和对未来的希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
照烂云甍丽,回环壁水流。
冠童仪盛鲁,蒿柱德同周。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礼修。
微生听昕鼓,愿齿夏弦游。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儒术

    读音:rú shù

    繁体字:儒術

    英语:Confucian learning

    意思:(儒术,儒术)
    儒家的原则、学说、思想。
    《墨子非儒下》:“胜将因用儒术令士卒曰:‘毋逐奔,揜函

  • 帝猷

    读音:dì yóu

    繁体字:帝猷

    意思:帝王治国之道。
    《后汉书蔡邕传》:“皇道惟融,帝猷显丕;汦汦庶类,含甘吮滋。”
    晋·庾阐《乐贤堂颂》:“洋洋帝猷,恢恢天造;思乐云基,克配祖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