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监》 古监得荒冢,土花全未磨。

古监得荒冢,土花全未磨。

意思:古代监得荒坟,土花全没磨。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古监》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古监得荒冢,土花全未磨》是一首对古坟的描绘,通过对荒冢的细致观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永恒的哲理思考。 首句“古监得荒冢,土花全未磨”,诗人以古监(古代的镜子)为引子,引出了荒冢这一主题,荒冢即荒芜的坟墓,这里也暗含着对逝去生命的思考。土花则是指坟墓上的青苔,未磨则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累积。 “背菱尖尚在,鼻兽角微讹。”这句诗描绘了坟墓的形状,菱尖指的是坟墓后方的尖状,鼻兽角微讹则是对坟墓形状的夸张描绘,暗示着历史的久远和沧桑。 “月暗虾蟆蚀,尘昏魍魉过。”这句诗描绘了荒冢周围的环境,月暗虾蟆蚀则暗喻月光被遮蔽,如同历史被尘封,魍魉过则暗示着鬼魅的出没,更增添了荒冢的神秘和凄凉。 “但令光彩发,表里是山河。”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即使荒冢历经沧桑,但只要其内在的精神和价值不灭,就依然能够发出光彩,如同山河一样永恒。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生命永恒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荒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永恒的哲理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永恒精神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监得荒冢,土花全未磨。
背菱尖尚在,鼻兽角微讹。
月暗虾蟆蚀,尘昏魍魉过。
但令光彩发,表里是山河。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荒冢

    读音:huāng zhǒng

    繁体字:荒冢

    意思:(参见荒冢)
    亦作“荒冢”。
    荒坟。
    唐·耿湋《晚次昭应》诗:“藤草蔓古渠,牛羊下荒冢。”
    清·俞樾《茶香室三钞桃俊》:“余外家乃临平·

  • 冢土

    读音:zhǒng tǔ

    繁体字:冢土

    意思:
    1.大社,天子祭神的地方。
    《书泰誓上》:“类于上帝,宜于冢土。”
    孔传:“冢土,社也。”
    《诗大雅绵》:“迺立冢土,戎丑攸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