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水官诗》 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

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

意思:长安三天大火,到宝随飞烟。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韵水官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绘画高人的形象和他的艺术造诣。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这位高人的绘画技巧和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表明这位高人的绘画天赋非同寻常,他的用笔技巧是天生的,不需要学习。这种天赋就像善于游泳的人能够轻松操纵船只一样自然。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这位高人如何一步步展现他的绘画才华。他最初只是偶然尝试绘画,但一经尝试,便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他的笔势如风翻,生动有力。传闻在贞观年间,他的绘画技巧已经高超到可以描绘各种夷狄的形象。 然后,诗人描绘了这位高人绘画的场景。他在别殿内描绘了各种戎蛮的形象,栩栩如生。这些形象或熊冠金络额,或豹袖拥旛旃,姿态各异,生动逼真。这些画作仿佛具有神奇的力量,让人们感受到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鱣。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位高人绘画才华的赞美和惋惜。他的神功与绝迹让后世难以攀比,但他的作品却在李氏亡国后随飞烟消失,令人叹息。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通过对一位绘画高人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和艺术家的才华。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位高人的遭遇,表达了对艺术流失的惋惜和对历史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缝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
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
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
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
熊冠金络额,豹袖拥旛旃。
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弮。
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鱣。
神功与绝迹,後世两莫扳。
自从李氏亡,群盗窃山川。
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
尚有脱身者,漂流东出关。
三官岂容独,得此今已偏。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长安

    读音:cháng ān

    繁体字:長安

    英语:chang-an

    意思:(长安,长安)

    1.古都城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

  • 至宝

    解释

    至宝 zhìbǎo

    [most valuable treasure] 特别稀有的珍宝

    竟把普通景泰蓝当成了至宝

    引用解释

    最珍贵的宝物。《后汉书·陈元传》:“至宝不同众好,故

  • 三日

    读音:sān rì

    繁体字:三日

    意思:
    1.三天。
    《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 飞烟

    读音:fēi yān

    繁体字:飛煙

    意思:(飞烟,飞烟)

    1.飘动的烟雾。
    晋·支昙谛《释文纪灯赞》:“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
    明·高启《萧山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