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 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濑声。

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濑声。

意思:千帆天帮助江陵势,万驰下水声。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元帅楼船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是一首描绘元帅乘楼船出兵的壮丽场景的诗篇。它通过生动的描绘战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无畏的将士们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首联“元帅楼船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诗人以元帅楼船出兵的场景开篇,描绘了元帅乘船在落星山外检阅军队的壮丽景象。楼船高耸,旗帜飘扬,军队在元帅的指挥下整装待发,气势磅礴。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即将开始的紧张气氛和元帅统领军队的气势。 颔联“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濑声”,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即将开始的场景。千帆齐发,江陵的军事力量得到加强;风驰电掣,下濑的声音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准备,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的赞美之情。 颈联“杀气晓严波上鹢,凯歌遥骇海边鲸”,诗人描绘了战斗即将胜利的场景。在清晨的杀气中,战舰在波涛上疾驰;胜利的凯歌声传到海边,震撼着海中的鲸鱼。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斗胜利的喜悦和胜利后的欢庆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勇敢战斗的赞美之情。 尾联“仲宣一作从军咏,回顾儒衣自不平”,诗人以仲宣从军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战争和英勇行为的敬仰之情。诗人回顾自己身穿儒服却不能像仲宣一样从军报国,心中感到不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英勇行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未能参军报国的遗憾和不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即将开始的紧张气氛、战斗即将胜利的喜悦、将士们的英勇形象和诗人未能参军报国的遗憾和不平。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元帅楼船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
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濑声。
杀气晓严波上鹢,凯歌遥骇海边鲸。
仲宣一作从军咏,回顾儒衣自不平。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风驰

    读音:fēng chí

    繁体字:風馳

    意思:(风驰,风驰)

    1.像风一般地急驰。多形容迅疾。
    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都庄云动,野馗风驰。”
    唐·王维《兵部起请露布文》:

  • 江陵

    读音:jiāng líng

    词语解释

    ⒈  在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属荆州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为中国南北陆路交通要冲。人口36.8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纪南城(为春秋战国时都城)、古荆州城(三国时蜀将关羽曾镇守于此)、八宝山、开元观、元妙观等。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千帆

    读音:qiān fān

    繁体字:千帆

    意思:众多的帆船。
    唐·刘禹锡《酬白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宋·王安石《江上》诗之二:“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