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草与本,胡为被霜露。
意思:我不是在与本,为什么被霜露。
出自作者[明]乔世宁的《行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行役途中的心境。诗人以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无常的感慨。
首句“行役何仓皇”,直接揭示了诗人行役的匆忙和紧张。接下来的“登涉念徒御”,则表现了诗人在攀登山路时的忧虑和无奈。这里的“徒御”指的是徒步行走的人,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看到这些徒步行走的人,心中不禁感叹他们的命运和自己一样艰难。
第二句“白日息虞渊,行子在中路。”意味着白天已经过去,夜晚即将来临,而诗人仍然身处在漫长的旅途中。这里的“虞渊”是指神话中的冥界之门,象征着死亡和黑暗。诗人用这个意象,强调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杪秋多悲风,摇落不可顾。”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悲凉的秋风将树叶吹落,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无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命运如同那些被风吹落的树叶一样无法挽回。
第四句“我非草与本,胡为被霜露。”诗人以草和树比喻自己和其他生物,认为自己并非像草那样顽强,也不像树那样有根基。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承受如此多的苦难和折磨。
最后两句“不辞霜露侵,但恐岁云暮。”诗人表示自己不怕承受苦难,但他害怕岁月流逝,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里的“岁云暮”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恐惧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行役途中的心境,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无常的感慨。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唤起了读者对生命无常的共鸣,使人们对生命产生更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