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攸正,四气爰均。
意思:五行所正,四之气从平均。
出自作者[隋]佚名的《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和祈求福祉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于中央定位、厚德、五行、四气等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神灵的祈求和敬仰。
首先,“中央定位,厚德惟新”表达了人们对中央位置的尊重和对道德的追求。这里的“中央”可以理解为天地之间的中心,代表着天地之间的平衡和和谐。而“厚德”则表达了人们对于道德的崇高追求,强调了人们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五行攸正,四气爰均”描绘了自然规律的和谐与平衡。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着自然的平衡。四气则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交替出现,维持着自然的和谐。
“笙镛以间,簠簋斯陈”描绘了祭祀的场景。笙镛是乐器,用于祭祀时演奏音乐;簠簋是祭祀时使用的器具,用于盛放食物。这些物品的摆放和演奏音乐,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求。
“为民祈福,肃奉明禋”表达了人们祈求福祉的愿望。这里的“为民”强调了人们祈求福祉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福祉;而“肃奉明禋”则表达了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和虔诚,强调了祭祀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神灵的敬畏和祈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道德和福祉的追求。这首诗通过描绘宏大的场景和表达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对于天地之间的敬畏和祈求,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社会福祉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