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御製读唐书》 纳忠裨阙政,偃革致昌期。

纳忠裨阙政,偃革致昌期。

意思:效忠裨缺政,停止改革导致昌期。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奉和御製读唐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天祚文皇的德政和施政方式。天祚文皇指的是辽道宗耶律洪基,他在位期间实行了开明的政策,纳谏纳忠,改进了政治体制,使得国家昌盛繁荣。 首联“天祚文皇德,元成雅道施”,表达了对辽道宗的赞美,他继承了元成的雅道,将这种雅道施行了开来。元成是辽朝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之子,他的治国之道被后世所推崇。 颔联“纳忠裨阙政,偃革致昌期”,表达了辽道宗纳谏纳忠,改进政治体制,使得国家从战争状态转向和平繁荣的时期。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希望国家能够更好地发展。 颈联“宴喜刀方解,人亡鉴遽隳”,描述了辽道宗的治下,社会安定,刀剑等武器被解禁,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然而,当辽道宗去世后,社会秩序开始崩溃,国家的治理出现了问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辽道宗去世后国家状况的担忧。 尾联“数行遗奏在,犹可动神祗”,表达了对辽道宗的敬仰之情,虽然他已经去世,但他的遗留政策仍然可以感动神祗。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辽道宗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辽道宗的德政和施政方式,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和对辽朝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担忧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祚文皇德,元成雅道施。
纳忠裨阙政,偃革致昌期。
宴喜刀方解,人亡鉴遽隳。
数行遗奏在,犹可动神祗。
作者介绍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阙政

    读音:quē zhèng

    繁体字:闕政

    意思:(阙政,阙政)
    有缺陷或弊病的政治措施。
    《汉书严助传》:“朝有阙政,遗王之忧。”
    颜师古注:“言朝政有阙,乃使王有忧也。”
    唐·司空图

  • 昌期

    读音:chāng qī

    繁体字:昌期

    意思:兴隆昌盛时期。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周郊祀乐章》:“高明祚德,永致昌期。”
    宋·陆游《天申节贺表》:“敢即昌期,虔申寿祝。”
    清·昭槤《啸亭杂录

  • 纳忠

    读音:nà zhōng

    繁体字:納忠

    意思:(纳忠,纳忠)
    献纳忠心;效忠。
    《汉书司马迁传》:“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
    《后汉书宦者传论》:“至元帝之世,史游为黄门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