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泊毗陵无锡县有寄》 浊浪势奔吴苑急,疏钟声彻惠山寒。

浊浪势奔吴苑急,疏钟声彻惠山寒。

意思:浊浪势投奔吴苑急,疏钟声响彻惠山寒。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夜泊毗陵无锡县有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草虫幽咽树初团,独系孤舟夜已阑。》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它通过描绘草虫的声音、树木的团状形态以及夜晚的孤寂,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内心的忧虑。 首句“草虫幽咽树初团,独系孤舟夜已阑。”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草丛中的虫鸣声断断续续,树木在夜色中显得有些朦胧,而诗人独自一人系着小舟,夜已经深了。这里的“幽咽”和“初团”为诗中描绘的景象增添了几分凄凉和静谧。 “浊浪势奔吴苑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江面,浊浪翻滚,似乎要冲向吴苑,这是对未来的一种隐喻,暗示着某种急迫的变化或危机。“急”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紧迫感。 “疏钟声彻惠山寒。”诗人又将注意力转向了远处的惠山,稀疏的钟声穿透寒意,传到诗人耳中。这一句既描绘了惠山的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一种深深的寂寥和孤独。 “愁催鬓发凋何易,贫恋家乡别渐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愁苦,他担心自己的头发在忧愁中快速变白,对家乡的留恋却随着离别越来越难。这是一种深深的怀乡之情和无法摆脱贫困的忧虑。 “他日亲朋应大笑,始知书剑是无端。”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他相信有一天,自己的亲友会理解他的处境,发出笑声,那时他们会知道,追求功名利禄其实是无谓的。这里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选择的反思,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忧虑、怀乡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度的诗,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虫幽咽树初团,独系孤舟夜已阑。
浊浪势奔吴苑急,疏钟声彻惠山寒。
愁催鬓发凋何易,贫恋家乡别渐难。
他日亲朋应大笑,始知书剑是无端。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惠山

    读音:huì shān

    词语解释

    ⒈  又称“慧山”。在江苏省无锡市西郊。江南名山之一。山有九峰,主峰海拔328.9米。有惠山寺、唐宋经幢、寄畅园、竹炉山房及惠山泉(天下第二泉)等名胜古迹。1958年开凿映山湖,把惠山和锡山联在一起,辟为锡惠公园。

  • 吴苑

    读音:wú yuàn

    繁体字:吳苑

    意思:(吴苑,吴苑)

    1.即长洲苑,吴王之苑。
    《汉书枚乘传》“不如长洲之苑”唐·颜师古注:“服虔曰:‘吴苑。’孟康曰:‘以江水洲为苑也。’韦昭曰:‘长洲在吴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