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澄秋月现,云散春山在。
意思:水澄秋月现,云散春山在。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赠秦止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为内核,描绘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进退的深刻洞察。
首句“名显不如晦,身进不如退”是对人生进退的深刻洞察。它揭示了名声显赫并不一定带来幸福,反而可能带来困扰;而身居高位并不一定带来真正的满足,反而可能带来压力和焦虑。这种洞察力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水澄秋月现,云散春山在”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同时也象征着内心的澄明和自在。水清如秋月,山静如春云,它们在自然中各自存在,互不影响,却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象征着人的内心世界应该保持宁静和澄明,不受外界的干扰,同时又能与外界和谐相处。
“神栖方寸间,心照大千界”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前两句的哲理,将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世界联系起来。人的精神应该安静地存在于内心世界中,同时又能照亮外在的世界。这表达了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同时又能积极地影响外在世界。
“虚室乃生白,天光始发泰”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精神境界所带来的影响。当人的内心世界变得空灵时,外在的世界也会变得明亮和美好。这表达了精神境界的提升能够带来外在世界的改变。
最后,“可以止则止,知止则不殆”表达了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智慧。在追求物质和名利的同时,应该保持适度的态度,不要过度追求,也不要过于满足。只有适可而止,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幸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揭示了人生进退的深刻洞察。它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同时又能积极地影响外在世界。这种精神境界能够带来外在世界的改变,同时也能让人保持内心的幸福和宁静。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