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史杂感》 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

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

意思:朝廷的事归诸将,军队需要仰仗大农。

出自作者[清]吴伟业的《读史杂感》

全文创作背景

《读史杂感》是清朝诗人吴伟业的诗作,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顺治十年(1653年),清朝政权已经稳固,但江南地区反清复明的势力仍然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吴伟业作为一位前朝遗臣,深感痛苦和无奈。他选择“杜门不出”,决心仿效陶渊明,不再为清廷效力。 然而,当时的一些清朝官员,如大学士陈名夏、陈之遴等,却想借助吴伟业的文采来取悦清廷,让他出仕新朝。他们敦促吴伟业赴京就职,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境下,吴伟业创作了《读史杂感》这首诗,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历史变迁和个人遭遇时的感慨和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有关《读史杂感》的文献资料,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
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
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关键词解释

  • 军需

    读音:jūn xū

    繁体字:軍需

    英语:quarter-master

    意思:(军需,军需)

    1.泛指军中所需的给养、被服、装具以及其他一切物资和器材。
    明·吴本泰《帝京篇

  • 朝事

    读音:cháo shì

    繁体字:朝事

    意思:I
    指古代早晨祭祀宗庙之事。
    《礼记祭义》:“建设朝事,燔燎羶芗。”
    陈澔集说:“朝事,谓祭之日,早朝而行之事也。朝,如字。”
    II

  • 将军

    读音:jiāng jūn

    繁体字:將軍

    短语:

    英语:(army) general

    意思:(将军,将军)

    1.官名。
    《墨子非攻中》:“昔者

  • 大农

    读音:dà nóng

    繁体字:大農

    英语:\" the farm\"

    意思:(大农,大农)
    即大司农。
    《史记平准书》:“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