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落岩千丈,天空月一轮。
意思:泉水落千丈岩,天空一轮月亮。
出自作者[宋]顾逢的《赠四明月岩永昌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杖锡游方外,丛林历几春》是一首描绘禅修者游历丛林,体验清净境界的诗篇。杖锡,是一个地名,可能指的是一个位于深山幽谷中的小寺庙或修行场所。
首联“杖锡游方外,丛林历几春”,诗人描绘了一个禅修者在深山丛林中游历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述丛林中的经历,诗人展现了禅修者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禅修生活的敬仰之情。
颔联“息心修道者,铁脊坐禅人”,进一步描绘了禅修者的形象和修行状态。这里的“息心修道”指的是禅修者通过静坐冥想,达到内心平静、无思无虑的状态。“铁脊坐禅”则是指禅修者坚如铁石的坐姿和专注禅修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表达了禅修者坚韧不拔、一心向道的决心和毅力。
颈联“泉落岩千丈,天空月一轮”,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进一步表达禅修者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泉落岩千丈”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清净和超脱,而“天空月一轮”则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明净和空灵。这两句诗表达了禅修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同时也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清净和明澈。
尾联“眼前清境界,不识世间尘”,诗人以总结性的语言概括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成果。这里的“眼前清境界”指的是禅修者所达到的清净境界,而“不识世间尘”则表达了禅修者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淡然。这两句诗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清净和明澈,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越和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修者在深山丛林中游历、静坐冥想的过程,展现了禅修者坚韧不拔、一心向道的决心和毅力,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对世俗纷扰的超越和淡然,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清净和明澈。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启示的诗歌,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