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刺临戎也。
意思:(修筑城,面对战争的刺。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筑城二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筑城场景的诗,通过对寺人临戎行为的谴责,表达了对破坏坟墓、筑城固敌的厌恶和不满。
首段描绘了筑城时的场景,“筑城登登,于以作固”,诗人通过声音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筑城时的紧张和忙碌。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筑城的重视和决心。接着,诗人对寺人临戎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咨尔寺兮,发郊外冢墓”,表达了对这种破坏坟墓行为的愤怒和不满。
在第二段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担忧,“死而无知,犹或不可;若其有知,惟上帝是愬”。即使死者无知,这种行为也仍然不可接受,但如果死者有知,那么上帝一定会对他们进行惩罚。这里诗人通过想象死者的灵魂来表达对这种行为的恐惧和担忧。
最后一段中,“筑城奕奕,于以固敌”再次描绘了筑城的场景,但这次诗人强调了筑城的目的是为了固敌,表达了对敌人威胁的警惕和决心。同时,诗人再次谴责寺人临戎的行为,“发郊外冢甓”,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强烈不满和愤怒。
整首诗通过描绘筑城场景和谴责寺人临戎的行为,表达了对破坏坟墓、筑城固敌的厌恶和不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和死亡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