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官舍内新凿小池》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

意思:难道没有长江水,波浪连天白。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官舍内新凿小池》

全文赏析

这首诗《帘下开小池》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小池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开门见山,直接描绘出小池的景象,表现出小池之小,但却显得十分精致。第二句“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进一步描述了小池的底部铺满了白沙,四角则砌有青石,这种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之深。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诗人并没有夸大小池的面积和深度,而是强调它适合幽居之用,突出了小池的实用性和对人的适应性。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即美并不一定要宏大和壮观,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的几句,“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进一步描绘了小池在不同时间的水面景象,表现了水的流动和清澈。诗人通过这种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小池的美丽和宁静。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小池的实用性,既可以在浅水中嬉戏,也可以在需要时用来漱口或洗涤。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即自然的美妙之处不仅在于观赏,更在于与生活的融合。 最后,“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诗人表达了自己最喜欢小池在早晨和傍晚时的景象,那是一种秋天的碧绿色,既宁静又深远。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小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
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
泛滟微雨朝,泓澄明月夕。
岂无大江水,波浪连天白。
未如床席前,方丈深盈尺。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
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连天

    读音:lián tiān

    繁体字:連天

    英语:incessanly; reaching the sky; for several days in a row

    意思:(连天,连天)

    1.

  • 江水

    读音:jiāng shuǐ

    繁体字:江水

    英语:river

    意思:即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高诱注:“江水出岷山。”<

  • 波浪

    读音:bō làng

    繁体字:波浪

    英语:wave

    意思:
    1.江河湖海上起伏不平的水面。
    《晋书张华传》:“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
    唐·李绅《溯西江

  • 大江

    长江 。《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

    读音:dà jiāng

  • 水波

    解释

    水波 shuǐbō

    [water wave;ripples of water] 水的波浪。亦指水

    引用解释

    水的波浪。亦指水。《吕氏春秋·应同》:“旱云烟火,雨云水波。” 陈奇猷 校释:“犹言旱云如烟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