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君咏·郭代公(元振)》 拥兵抗矫征,仗节归有德。

拥兵抗矫征,仗节归有德。

意思:拥兵抗拒假征,持符节归于有德。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三君咏·郭代公(元振)》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代公实英迈,津涯浩难识。拥兵抗矫征,仗节归有德。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流落勿重陈,怀哉为凄恻》是一首对公实的赞美诗。通过对公实的描绘和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同情。 首句“代公实英迈,津涯浩难识”中,“代公”指的是公实,“英迈”则是对他卓越才华的赞美。而“津涯浩难识”则表达了公实的才华深不可测,难以估量。这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高昂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公实的极高评价。 “拥兵抗矫征”描绘了公实肩负重任,带领军队进行征战,表现出他的英勇和决断。而“仗节归有德”则表达了公实以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为归宿。这两句诗展现了公实的英勇和道德品质,进一步突显了他的形象。 “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这两句诗赞美了公实的才智和胆识,他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同时也关注着国家的社稷安危。这两句诗表达了公实不仅有卓越的才华,还有高尚的品德和责任感,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最后两句“流落勿重陈,怀哉为凄恻”则是表达了对公实的同情和关怀。诗人提醒公实不要沉溺于过去的流落生活,要珍惜当下,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和同情。这两句诗将诗人对公实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也使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公实的描绘和描述,展现了他的英勇、才智、道德和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公实的深深怀念和同情。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敬仰的赞美诗,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代公实英迈,津涯浩难识。
拥兵抗矫征,仗节归有德。
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
流落勿重陈,怀哉为凄恻。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拥兵

    读音:yōng bīng

    繁体字:擁兵

    英语:support the army

    意思:(拥兵,拥兵)
    掌握、聚集军队。
    《汉书张耳陈余传》:“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死,而公

  • 抗矫

    读音:kàng jiǎo

    繁体字:抗矯

    意思:(抗矫,抗矫)
    矫情抗俗,高蹈。
    晋·刘琨《劝进表》:“愿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狭巢·由抗矫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

  • 有德

    读音:yǒu dé

    繁体字:有德

    英语:virtuousness

    意思:
    1.有德行。谓道德品行高尚,能身体力行。
    《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