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食梨吟》 愿君莫爱金花梨,愿君须爱红消梨。

愿君莫爱金花梨,愿君须爱红消梨。

意思:我希望你没有爱金花梨,愿你必须爱红消梨。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食梨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愿君莫爱金花梨,愿君须爱红消梨》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智慧的诗,它以梨为载体,阐述了人生的选择和价值观。 首先,诗中提到了“金花梨”和“红消梨”这两个不同的梨的品种。金花梨通常色泽金黄,华丽夺目,而红消梨则色泽红润,逐渐消退,给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感觉。这两种梨的颜色和外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它们在味道和价值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者通过对比这两种梨的味道和价值,表达了人生的选择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他指出,人们在选择事物时,不应只注重表面的华丽和短暂的吸引力,而应更注重内在的价值和持久的意义。 红消梨的味道甘甜如饴,象征着内在的品质和价值,而金花梨的味道可能一开始会吸引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让人感到厌倦和失望。这暗示了人们在选择伴侣、职业、生活方式等时,不应只追求表面的华丽和短暂的快乐,而应注重那些能够带来真正幸福和满足感的因素。 此外,作者还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未雨绸缪,在选择之前就辨别出事物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这不仅有助于避免因选择错误而带来的困扰和痛苦,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金花梨和红消梨的象征意义,阐述了人生的选择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要注重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不要被表面的华丽和短暂的吸引力所迷惑,要未雨绸缪,在选择之前就辨别出事物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这首诗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愿君莫爱金花梨,愿君须爱红消梨。
金花红消两般味,一般颜色如烟脂。
红消食之甘如饴,金花食之先颦眉。
似此误人事不少,未食之前宜辩之。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金花

    读音:jīn huā

    繁体字:金花

    意思:
    1.指色彩金黄艷丽、不易败落的花朵。
    北周·庾信《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
    唐·王建《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

  • 消梨

    读音:xiāo lí

    繁体字:消梨

    意思:梨的一种。又称香水梨、含消梨。体大、形圆,可入药。
    宋·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诗:“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
    王文诰注引《三秦记》:“汉武帝园有大梨如五升瓶,落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