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李察推留别》 独有寒苦吟,可与前古兼。

独有寒苦吟,可与前古兼。

意思:只有寒冷吟,可以与古人兼。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李察推留别》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学习生活为线索,表达了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理想的渴望。 首段描绘了诗人学习生活的艰辛,每日重复的饮食,对知识的渴望却无法满足。第二段则对君子的虚名感到疑惑,为何每次来访的车马都停留过久,是否是因为经术浅薄,道义无法渐进。第三段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希望能与前古诗人一样,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 接下来的段落,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悲哀和憔悴,虽然他努力地鸣叫,却无法发出美妙的音符,只能空自顾盼。他希望通过诗歌留住美好的事物,但和诗时却感到无力和惭愧。他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但却感到无助。 最后,诗人用短兵比喻自己的力量,希望用它来对抗困难,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他像握着枯蒿的战士,面对烈炎般的困难,却无法自疗。他感到绝望和无助,就像疾病深入到膏肓之中,无人能再给予帮助。 整首诗充满了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助。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也是一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学犹肥腱,一食辄易厌。
君何以名虚,每来车马淹。
经术素所浅,道义安得渐。
独有寒苦吟,可与前古兼。
今者抱悲哀,憔悴居穷阎。
愁鸣无好音,亟别空顾瞻。
诗言留彼美,欲和惭无盐。
短兵当长戈,焉得不尽歼。
又如握枯蒿,逆风乘烈炎。
膏肓靡自疗,谁复望针砭。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寒苦

    读音:hán kǔ

    繁体字:寒苦

    短语:艰 贫 一穷二白 贫乏 清贫 穷 身无分文 赤贫 贫穷 穷困 贫贱 寒微 贫困 贫寒 鞠

    英语:destitute; poverty-strick

  • 独有

    读音:dú yǒu

    繁体字:獨有

    英语:only have

    意思:(独有,独有)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
    《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