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为志学聘君题惠麓秋晴图(甲寅立冬日)》 第二泉头坐晚晴,满林松籁杂谿声。

第二泉头坐晚晴,满林松籁杂谿声。

意思:第二个泉头坐晚晴,满林松籁杂溪声。

出自作者[明]朱芾的《为志学聘君题惠麓秋晴图(甲寅立冬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林清幽、表达诗人心境的诗。全诗以第二泉头为背景,通过描绘晚晴时分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首句“第二泉头坐晚晴”,以第二泉头为地点,晚晴为时间,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林画面。第二句“满林松籁杂谿声”,通过听觉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这两句诗意境优美,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第三句“涤烦老去卢鸿一,谢俗归来卫叔卿”,借用两位古代隐士的名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林的向往。卢鸿一是东汉时期的著名隐士,他因为厌恶世俗而隐居山林;卫叔卿则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道士,他也曾离开尘世,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四句“未必《茶经》随火化,拟寻茅屋待春耕”,诗人表示自己并不想效仿卢鸿一那样彻底抛弃世俗,而是希望能够在山林中寻找一份宁静。这里的《茶经》是指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意味着诗人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期待春天来临,开始农耕生活的愿望。 最后两句“卧游画里违清赏,裹茗它年石上烹”,诗人表示自己虽然身在山林,但心却仍然留恋着世间的美好。这里的“卧游画里”意味着诗人在心中游览山水画卷,而“裹茗它年石上烹”则暗示着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山石上品茗,享受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自己追求宁静、远离尘世的心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第二泉头坐晚晴,满林松籁杂谿声。
涤烦老去卢鸿一,谢俗归来卫叔卿。
未必《茶经》随火化,拟寻茅屋待春耕。
卧游画里违清赏,裹茗它年石上烹。

关键词解释

  • 二泉

    读音:èr quán

    繁体字:二泉

    意思:指无锡·惠泉。因其有天下第二泉之称,故名。
    清·纳兰性德《忆江南》词之六:“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解释:1.指无锡惠泉。因其有天下第二泉之

  • 松籁

    读音:sōng lài

    繁体字:鬆籟

    意思:(松籁,松籁)
    风吹松树发出的自然声韵。
    唐·欧阳衮《南涧寺》诗:“松籁泠泠疑梵呗,柳烟歷歷见招提。”
    宋·林逋《深居杂兴》诗之一:“隐居松籁细铮然,何独

  • 晚晴

    读音:wǎn qíng

    繁体字:晚晴

    意思:
    1.谓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梁·何逊《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霁,褰裳对晚晴。”
    唐·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

  • 第二

    读音:dì èr

    繁体字:第二

    意思: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解释:1.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造句:第二部分有效制订项目规划第二个记录必须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