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得俸钱还乍喜,晚登朝序却无荣。
意思:穷得俸钱回到乍喜,晚上登朝学校却没有荣耀。
出自作者[唐]薛能的《寄唐州杨郎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一位“儒生”的遭遇,表达了对贤愚不肖、荣辱无常的感慨。
首联“关睢憔悴一儒生,忽把鱼须事圣明。”描绘了儒生在憔悴中,为了朝廷之事而忙碌,表达出儒生对圣明的朝廷的敬仰之情。其中,“关睢”是《诗经》中的一篇,此处借用来形容儒生憔悴的形象,“鱼须”则比喻为朝廷之事,表达出儒生对朝廷的忠诚和责任感。
颔联“贫得俸钱还乍喜,晚登朝序却无荣。”描绘了儒生在贫穷中得到俸钱时的喜悦,以及在晚年登上朝廷时的无荣耀之感。这两句诗表达出儒生对生活的艰辛和朝廷的无情,同时也透露出儒生对朝廷的失望和无奈。
颈联“前年坐蜀同樽俎,此日边淮独旆旌。”描绘了儒生在前年和友人在蜀地共饮的情景,以及现在独自在边疆飘摇的场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出时光荏苒、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儒生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边疆生活的无奈。
尾联“班列道孤君不见,曲江春暖共僧行。”表达出儒生在朝廷中的孤独和无奈,只能在曲江春暖时和僧人一起行走。其中,“班列道孤”表达出儒生在朝廷中的孤立无援之感,“曲江春暖”则借景抒情,表达出儒生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一位儒生的遭遇,表达了对贤愚不肖、荣辱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和对比,表达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