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且种陶公柳,赢得长饥舞细腰。
意思:不如暂且种陶侃柳,赢得长期饥饿舞细腰。
出自作者[宋]胡寅的《和叔夏田舍三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劳作和生活的艰辛,以及对一种不同于这种艰辛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农耕的辛苦,以及对陶渊明柳的向往,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日望云霓手揠苗,何时能和快哉谣”,诗人通过描绘农耕的场景,表达了劳作的辛苦和漫长。云霓是指希望,揠苗是指拔苗,也就是农夫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进行的劳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和疲惫。何时能和快哉谣,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何时才能结束这种辛苦劳作,享受自由生活的期待。
“不如且种陶公柳,赢得长饥舞细腰。”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陶公柳指的是陶渊明所种的柳树,象征着一种简单、自由的生活。赢得长饥舞细腰,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摆脱贫困、追求简单自由生活的决心。这句诗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农耕的辛苦和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虽然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奈,但诗人仍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