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
意思:在静不寄华,爱这嵽险峻居。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靖安寄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种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自然、朴素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虚伪、浮华的厌恶。
首联“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表达了作者对“嵽嵲居”(高峻的山居)的喜爱,而这种喜爱并非因为华丽的装饰或富贵的背景,而是因为它的静谧和深邃。
颔联“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描绘了作者在山居的生活状态,渴了就饮浑浊的泉水,饿了就吃没有名字的蔬菜,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纯朴生活的向往。
颈联“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用败菜不能烧火,用写书的旧布来补衣,这种节俭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作者对朴素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表达了对社会虚伪、浮华的厌恶。“高宾尽不见,大道夜方虚”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感叹,“厚念恐伤性,薄田忆亲锄”表达了对淳朴、自然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社会中人们过于关注物质利益、忽视亲情和自然的反思。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虚伪、浮华的厌恶。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本真、亲情自然、朴素节俭等价值观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着对自然、朴素生活和对人性本真、亲情自然的向往和追求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