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生憎宝带桥头水,半入吴江半入湖。

生憎宝带桥头水,半入吴江半入湖。

意思:生憎恨宝带桥头水,半进入吴江半入湖。

出自作者[元]杨维桢的《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翡翠双飞、鸳鸯并宿、宝带桥头水流等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翡翠双飞不待呼”,翡翠鸟双双飞翔,自然可爱,诗人用“不待呼”三字,赋予鸟儿主动飞动的神态,这种动态的描绘,使得翡翠鸟更加生动活泼。次句“鸳鸯并宿几曾孤”,诗人以“鸳鸯”和“翡翠”并举,描绘它们成双成对、相互依偎的情景,表现出它们的亲密和睦与生活的幸福。这一句与上一句一样,充满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叹。 第三句“生憎宝带桥头水”,诗人对桥头水流的态度似乎有些矛盾:一方面喜欢它流得自由自在,另一方面又憎恶它妨碍了自然的和谐。这一句为后两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最后一句“半入吴江半入湖”,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桥头水流一半流入吴江,一半流入太湖的情景,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简练,富有节奏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翡翠双飞不待呼,鸳鸯并宿几曾孤。
生憎宝带桥头水,半入吴江半入湖。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常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杨维桢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画作与诗歌一样清新脱俗、自然流畅。

关键词解释

  • 吴江

    读音:wú jiāng

    繁体字:吳江

    意思:(吴江,吴江)

    1.吴淞江的别称。
    《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三国·吴·韦昭注:“三江:吴江、钱唐江、浦阳江。”
    宋·毛滂《过吴淞江》诗:“

  • 宝带

    读音:bǎo dài

    繁体字:寶帶

    意思:(宝带,宝带)
    用珍宝装饰的佩带。
    《华严经十回向品》:“阿僧祇宝带,垂布空中,庄严殊妙。”
    北周·庾信《谢赵王赉犀带等启》:“魏君宝带,特赐刘桢。”

  • 桥头

    读音:qiáo tóu

    繁体字:橋頭

    英语:either end of a bridge

    意思:(桥头,桥头)
    桥梁两端与岸接连的地方。也泛指桥边。
    唐·施肩吾《望夫词》诗:“自家夫

  • 生憎

    读音:shēng zēng

    繁体字:生憎

    意思:最恨;偏恨。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宋·晏几道《木兰花》词:“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